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教言】法王如意宝:产生烦恼的三种因缘

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2023-03-02

《智慧宝剑》连载-02


按《俱舍论》的观点,产生烦恼的三种因缘是接近对境、未断除的习气及非理作意。有了这三种因缘,贪等很多烦恼自然而然就会生长起来。


下面我们对能贪的补特伽罗和所贪的外境进行透彻观察,就会知道这全是因为缘起而显现。通过智慧来观察,烦恼的本性本不存在,这时烦恼自然而然就会灭尽。


不管是外面的有情法还是无情法,我们都不应该生起贪著。为什么呢?因为外面一切能让我们生贪心的事物,都可观察它的本体,即先从粗法分析成为细法,再由细法抉择为无分微尘,这样外境就没有什么值得贪执的了,它们就像是水泡一样没有任何实在意义。


上面我们用智慧来观察,贪心的对境本来不存在,然后再往内观察自己的心。用智慧来分析内心的意识体时,它们也同样不存在,甚至运用五种神通也找不到贪心,为什么呢?当我们没有仔细观察时,好像自己的心真实存在,但是认真去剖析,就会发现它是刹那性的,然后再对这刹那性的前前后后作更进一步的分析,就会发现自己的心犹如虚空,了不可得。


如果以中观宗和唯识宗的理论来观察,自心是空性离根的;如果用大手印和大圆满的方法,以上师的加持而了知身心的本性犹如虚空,远离戏论,所以麦彭仁波切在《定解宝灯论》中也讲:“尔时如视前虚空,自心正在动念时,亦为空性之定解,必须深深而生起。”


既然所贪的外境不存在,能贪的心也没有,那怎能生起贪心呢!然后我们从能贪补特伽罗的角度来进行观察,他是有实还是无实?若是有实,贪执外境不可能;若是无实,生贪心也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
因此在没有观察时,贪心好像是客观存在,但当你对某个人生起猛烈贪恋的时候,如果是在一个具有证悟智慧的人面前,虽然表面看来是生起贪心,但观察贪心的本性却是纤毫不存,就像幻化变现的人一样。



如果贪心等烦恼不存在,那它的住处没有,其来源和去处也没有,能境和所境全部是刹那、无常的本性。在内道声闻乘,他们承许第一刹那生,到第二刹那就已经灭尽了,但是我们大中观、大圆满则认为每一个法在其产生时即已灭尽。


因此,又有谁会对犹如闪电的无常法生起贪心呢?实在是没有生起贪心的理由。以上简单地观察了贪心,然后对其他的如吝啬等烦恼,也可依此类推。


上面所讲的能境和所境,也就是说一切法在究竟上都不存在,这样自他怎么会存在呢?这也不存在,是空性!当然我们对空性也不能贪执,因为无实的空性也并非“我”,无实就像虚空与石女的儿子,我们对这个无实法又怎能生贪心呢?


有实和无实所摄的一切万法都是空性,这即可称为无我,无我可分人无我和法无我。印度的中观大德月称菩萨说:首先我们为无明所染而执著自己,这就是人我执,有了人我后,对外境就自然产生了我所执,这就称为法我。当然内道各种宗派对我执和我所执的解释方法迥然而异。


总之,要达到断除这两个我执的目的,我们必须依靠殊胜的智慧。在用胜义理论观察时,我们所见闻的一切犹如虚空,没有丝毫所缘,但是凡夫由于妄想分别念而遭受许多无意义的痛苦。


麦彭仁波切在另一个窍诀论中说:“分别念就像是虚空中的云雾,如果你自然安住,它是无利无害的,一旦我们去分别执著,那对我们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。”


所以九乘之巅大圆满所要断除的就是这个能作破立的分别念,而没有破立的这种分别念则不是大圆满的所断。我们在修行无上大圆满时,应以各种殊胜的方法将心自然安住于无缘及无分别念之中,这样一切外境就像云雾消于虚空,自然融入法界当中。


(未完待续)

敬摘录《窍诀宝藏海》



猜 你 喜 欢


1. 婚姻家庭系列:公众号后台回复“婚姻”

2. 真实因果案例:公众号后台回复“因果”

3. 不离连载系列:公众号后台回复“不离”

4. 心经连载系列:公众号后台回复“心经”

5. 能断金刚经系列   : 后台回复“金刚经”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